可康家园

第九期可康人

肝癌概述(作者:张伟光)

作者:(天津可康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学术部 研究事务经理)

肝癌(HCC)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1 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HCC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酗酒、黄曲霉素,但也可发生于没有任何已知危险因素者。全球而言,HCC最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在非洲及东亚多为慢性HBV感染,而在西方国家主要为HCV感染。总体而言,HCC病例中54%可能为HBV感染所致,31%HCV感染,15%为其他原因。

HCC发生的另一主要危险因素为肝硬化:约30-3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生HCC,其肝硬化的原因可能为慢性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

据估计,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年度风险为1-8%,具体取决于其肝硬化的病因。男性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血小板计数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的出现而发生HCC的风险逐渐增加,同时也与门静脉压力的增加、瞬时弹性成像测得的肝脏硬度有关。详见下述。

1.1 病毒性肝炎

HBVHCV慢性感染是发生HCC的主要危险因素。HB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据估计全球54%的肝癌病例是HBV感染所致。HC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则有埃及、日本、意大利南部。

HBV感染相关的HCC发生,多见于肝硬化患者,但也可出现于无肝硬化的患者。因此对于HBV感染患者建议进行HCC筛查。HBV慢性感染患者中部分已经确定与发生HCC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存在乙肝病毒E抗原(提示病毒复制)、病毒负荷量高、基因型为C型(多见于亚洲)、幼儿及围产期感染。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减少病毒负荷)可降低发生HCC的相对风险,但治疗抵抗患者中未见这类获益。有研究表明HBVHCV复合型感染的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更高。

HCV慢性感染与HCC发生间的关系也已有了深入了解,这类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升高20-30倍。发生于HCV感染的病例为极少数,且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也较低。病毒负荷量高、HCV基因型为1b型,则发生HCC的风险较高。HCV感染及HCC患者的氧化应激炎症标志物水平较高,且免疫应答可能也是HCV感染患者自肝硬化发生HCC进程中的另一协同因素。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降低。

对献血者普查抗HCV抗体,已经使得献血者中丙型肝炎的病例数量大大降低;医疗操作中应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也使得HCV感染有了实质性减少。正如HCVHBV复合感染可以增加肝硬化及HCC的发病风险一样,HIV感染可能也会增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风险。

1.2血吸虫病

血吸虫感染是非洲、加勒比地区、亚洲、南美洲等地热带地区的流行病。已经证实日本血吸虫可能具有人类致癌作用,HBVHCV感染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增加。

1.3毒性物质

食用黄曲霉素B1污染的食物是促进HCC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与HBV感染密切相关的非洲及亚洲部分地区。有研究表明中国某些饮用水可能被具有肝脏毒性的藻类毒素(微囊藻素)污染地区其肝癌死亡例数增加。也有研究证实亚洲较为常见的食用槟榔果与肝硬化及HCC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诸多研究已经证实长期酒精摄入与肝硬化及HCC的发生有关,但尚不清楚酒精摄入量与饮酒持续时间及所致HCC发生风险增高之间的量效关系。乙醇代谢通路中相关酶类遗传多态性与酗酒者HCC风险增高之间的关系已经阐明。重度饮酒者HCC风险增高,与乙醛脱氢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功能不良有关。已有研究证实吸烟也是HCC发生的一个重要协同因素。

1.4糖尿病及肥胖

目前已发现肥胖、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也是HCC发生的协同因素,但病理机制尚未阐明。有人认为肝脏脂肪沉积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某些代谢功能。这类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可能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虽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脂肪毒性有关,共同成为肝脏纤维化及HCC发生的协同因素。存在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葡萄糖代谢受损的代谢综合征也与HCC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1.5 肝硬化的其他原因

据报道,血色沉着病患者高达45%的病例可发生HCC;这类患者的铁负荷过多可导致肝硬化及HCC的发生。α-1-抗胰蛋白酶缺陷是肝硬化及无肝硬化HCC发生中公认的危险因素。继发于Wilson’s病的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偶见发生HCC。个别研究指出卟啉症也可增加HCC的发生风险,即使无肝硬化患者也是如此。

1.6其他因素

Meta分析表明胆石症患者所有类型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HCC也不例外。口服避孕药与年轻女性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生轻度相关,如肝脏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尤其是肝细胞腺瘤。曾有数例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肝脏腺瘤发生恶性转化的病例报道,但后续研究并未证实。有研究提出过量摄入饱和脂肪及肉类可能会增加HCC的风险。但其他作者并未发现这种相关性。熏鱼、奶酪、腌肉、香肠及其他食物中的含氮化合物也可增加肝脏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美国的一项研究中,一级亲属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四倍,表明共同存在的某些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肝癌的发生风险。也有证据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及HCC发生风险间具有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 流行病学

从发病率来说,肝癌在全球位居男性癌症第五位、女性癌症第七位,数量上约占全部癌症患者的7%。从死亡率来说,排名在肺癌及胃癌之后,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第三位。其年度发病数目与每年死亡数目近似,这也说明了该病的风险。

HCC发病率男女之比为2.4:1,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中该比例甚至更高,平均可达3.7:1HCC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峰值年龄为70岁;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中国人及非洲有色人种峰值发病年龄较轻,HBV感染率较高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中该峰值为20-30岁。

HCC地域分布方面,东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及西太平洋群岛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球病例数的85%;这种全球性地域差异则反映了肝炎病毒因素及环境性致病因素的不同。除欧洲南部之外,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发病率都较低。

我国多见于东南沿海。就死亡率而言,我国肝癌为第三位癌症,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其中男性8万,女性3万,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我国肝癌高发的趋势十分严峻,这是由于我国有1.2亿HBV携带者,然而从我国肝癌高发于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来看,东南沿海的环境因素,如黄曲霉毒素与饮水污染等对肝癌的发病亦起重要作用。

3 分期及分级

3.1 分期

肝癌的分期对于预后的评估、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影响肝癌病人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因素、病人一般情况及肝功能情况,据此国外有多种的分期方案,如:BCLCTNMJSHAPASL等分期。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实践积累,推荐下述肝癌的分期方案,包括:Ia期、Ib期、IIa期、IIb期、IIIa期、IIIb期、IV期。

3.2 分级

肝细胞癌Edmondson-Steiner分级:

l  级:分化良好,核/质比接近正常,瘤细胞体积小,排列成细梁状;

l  级:细胞体积和核/质比较级增大,核染色加深,有异型性改变,胞浆呈嗜酸性颗粒状,可有假腺样结构;

l  级:分化较差,细胞体积和核/质比较级增大,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染色深,核分裂多见;

l  级:分化最差,胞质少,核深染,细胞形状极不规则,黏附性差,排列松散,无梁状结构。

4临床表现

4.1 原发性肝癌

1)症状:

l  早期肝癌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

l  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

l  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

l  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l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

l  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

l  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

l  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l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4.2 继发性肝癌

1)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怀疑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2)既有原发肿瘤,也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脏的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体征外,同时有原发肿瘤引起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以及便血等。

4.3 晚期症状

绝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在晚期发现自身病情的存在的。通常是因为肝癌起病隐匿,不易被察觉。那么,肝癌晚期患者都有哪些症状存在呢。

l  消化道症状:这一肝癌的症状往往伴随着肝癌患者的整个病程。一般会呈现消化不良、食欲下落、恶心、恶心、腹胀等多种症状,易被误以为慢性肠炎,因此我们要实时进行肝癌的检查,防备误诊的呈现。

l  消瘦乏力:晚期肝癌的症状另有消瘦乏力,能够因为消化功用杂乱、营养吸取停滞致使能量不敷,严峻时呈现恶病质,影响康健;下肢水肿也是肝癌的晚期症状之一。

l  恶性腔积液:恶性腔积液是重要的和恶性肿瘤疾病,症状发生肝癌晚期恶性腔积液,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迅速恶化并导致死亡,所以患者们要注意定期进行肝癌的检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l  胸腔转移:肝癌晚期症状中会发现胸腔转移的症状。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腔积液征。同时,伴随这一肝癌症状的还有骨骼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这些转移症状都会在肝癌晚期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l  呼吸障碍:肝癌晚期症状中的呼吸困难往往是因为肺转移造成的。严重的呼吸困难,易引起恐惧,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的突然死亡。

l  肝昏迷的:在肝癌晚期症状中,人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肝昏迷症状。肝癌在治疗过程中会有胃肠道出血,继发感染,大量的利尿剂、电解质不平衡,往往会引起的肝昏迷,因此在肝癌应特别注意。

5 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5.1原发性肝癌

1)血清标志物检测

l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对诊断本病有相对的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临床上约30%的肝癌患者AFP为阴性。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

l  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 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但缺乏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

l  超声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

l  CT检查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l  MRI检查 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

l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B型超声导引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5.2继发性肝癌

1)血清标志物检测

l  大多数继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但少数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的肝转移癌则可有AFP的升高;

l  有症状者多伴有ALPGGT升高;

l  癌胚抗原CEA升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时CEA阳性率高达60%70%

2)影像学检查

l  选择性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1cm的病灶;

l  选择性腹腔或肝动脉造影多显示为少血管型肿瘤;

l  CT表现为混合不匀等密度或低密度占位,典型的呈现牛眼征;

l  MRI查肝转移癌常显示信号强度均匀、边清、多发,少数有征或亮环征。

6 治疗

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肝癌也多有应用。

6.1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

6.2药物治疗

1)索拉非尼

索拉菲尼是目前国内批准的唯一用于初治晚期肝癌的靶向用药。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在经典试验SHARP研究中,采用索拉菲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73%,中位OS10.7个月。该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皮疹、高血压、腹泻等。发生率很高,但是严重的不多,出现后目前都有比较成熟的方式应对。但该药治疗的有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国内价格在1+,仿版价格在4000左右。(目前有临床试验)

2)舒尼替尼

舒尼替尼是一个多靶点作用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小分子抑制剂,靶点包括PDGF-α、PDGF-β、VEGFR-1VEG-FR-2VEGFR-3KITFLT-3、集落刺激因子收体1(CSF-1R)RET,通过干扰信号传导,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生长的作用。

3)西妥昔单抗

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针对EGFR,如同贝伐单抗一样,它已成为很多晚期、原癌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厄罗替尼不同,其对肝癌治疗是否有效尚缺乏有力证据。

4)瑞戈非尼

国内批准用于既往索拉菲尼耐药的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去年在国内上市,目前价格在1万左右。在III RESOUCE 研究中,瑞戈非尼 VS 安慰剂治疗经治晚期肝癌患者,OS分别为10.6:7.8个月,降低了37%的死亡率。ORR11%4%DCR62%36%。最常见不良反应(30%)是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口腔粘膜炎、高血压等。

5)乐伐替尼

目前国际上推荐的一线使用的靶向药物,疗效数据整体优于索拉菲尼,但在国内尚未上市,香港端购买目前在15左右。在REFLECT的研究中,乐伐替尼与索拉菲尼头对头比较用于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有效率ORR是索拉非尼2倍多(24.1%9.2%),OS两药相当(13.6:12.3月),PFS明显优于索拉菲尼(7.4:3.7月)。而且按照人群亚组分析显示,中国患者使用乐伐替尼的OS优势更加明显,分别为15.0:10.2个月。是比较适合国人的一类靶药。不良反应与索拉稍微高一些。主要为高血压 (42%),腹泻(39%), 食欲下降(34%),体重下降(31%),乏力(30%), 手足综合征。这个药使用起来按体重走,60kg以下用8mg/d60kg以上用12mg/d

5)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是今年在肝癌二线获得不错结果的一类靶向药物。与上述药物一致,也是多靶点药物,可以覆盖METAXL以及VEGFR-1VEGFR-2VEGFR-3等受体。在 III CELESTIAL 试验中,采用卡博替尼:安慰剂治疗索拉菲尼耐药的晚期肝癌患者,OS11.3:7.2个月,PFS5.5:1.9个月。3级以上不良反应68%,主要是手足综合征(17%),高血压(16%),转氨酶升高(12%),乏力(10%)和腹泻(10%)等。在数据上似乎优于瑞戈非尼,也是二线中的佼佼者。目前该药在国内尚未上市,香港端在5万左右。

6)雷莫卢单抗

雷莫卢单抗是一种EGFR单抗,静脉输液用药,在肺癌、胃癌、结肠癌都有临床应用地位。近几年以REACH研究,在肝癌占据一席之地,而且药物用法独特,用于AFP高(≥400ng/ml)的患者。在此类人群,OS可达到7.8个月,比对照组4.2个月明显延长。为这类预后较差的人群提供新的治疗路径。目前该药在国内尚未上市,香港端在45左右。目前全球的REACH2试验在招募中。

7PD1单抗

肝癌作为免疫源性的器官,早期就被认为对免疫治疗PD1单抗会有比较好的疗效,最终各种临床试验也证实。百时美的opdivonivolumab)通过checkmate040研究获批了肝癌的二线治疗地位,即用在索拉菲尼治疗耐药后,疗效显著。试验同时探索了其在一线的治疗疗效。结果汇总表述:Nivo一线治疗ORR:23%Nivo二线治疗ORR16%-19%;一线OS28.6m、二线OS15.6m15m。不愧王牌药物,有效率和OS都达到新的高度。二线已用,一线应用前景可期。目前国内刚上市定价未知。香港端仍在17上下。(目前PD1多种试验招募中)

8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

以上肝癌的疗效数据并不是很乐观,最高也只在20%左右,而且是一线的数据。研究者就尝试各种联合方式来提高有效率。在今年ASCO中,首曝了一项乐伐替尼联合K药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患者(含初治及索拉菲尼耐药)。结果确实亮眼,有效率在35%以上,疾病控制率为100%。当然这个方案的价格也是很沉重的。

9)贝伐单抗联合PDL1单抗atezolizumab

采用贝伐单抗联合atezolizumab治疗初治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ORR65%。入组患者接受atezo (1200 mg) + 贝伐单抗(15 mg/kg) IV,每3周一次的治疗。在21例可以进行疗效评价的患者中,15例患者疗效评价PR,有效率为62%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主要为高血压。

10PD1单抗SHR-120联合阿帕替尼

SHR-120是国产的PD1单抗,在今年ASCO中,采用SHR-120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既往标准治疗耐药的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组至三个剂量梯度组(阿帕替尼125mg250mg500mg+S 200mgq2w)。结果显示:三组共36例患者,整体有效率ORR30.6%,疾病控制率DCR83.3%。(阿帕替尼125mg+S 200mgq2w)组ORR50.0%DCR85.7%。(阿帕替尼250mg+S 200mgq2w)组患者ORR54.5%。第三组无有效患者。安全性上,58%的患者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ASTALT升高。没有治疗相关性死亡。(目前恒瑞厂家在招募该类患者)

11TACE(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索拉菲尼

156例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无血管转移无肝外受累)随机分组至TACE+S联合组及TACE组。试验组TACE+S的治疗安排如下:在TACE治疗前2-3周进行索拉菲尼400mgqd的口服治疗,再进行TACE局部处理,后序贯索拉菲尼800mg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的PFS分别为25.2个月vs 13.5个月。TTP分别为25.2:13.5个月,TTUP分别为26.7:20.6个月。

12)系统化疗

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顺铂丝裂霉素等,在肝癌中的单药或传统联合用药有效率均不高,且毒副作用大,可重复性差。一个主要原因为化疗药物不但会激活乙肝病毒复制,还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加重肝炎肝硬化,导致化疗无法带来生存效益。

根据EACH研究后期随访的数据,含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在整体反应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方面,均优于传统化疗药物阿霉素,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证据等级2)。因此,奥沙利铂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肝癌。

化疗适应证主要为:①合并有肝外转移的晚期患者;②虽为局部病变,但不适合手术治疗和TACE者,如肝脏弥漫性病变或肝血管变异;③合并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瘤栓者;④多次TACE后肝血管阻塞和/TACE治疗后复发的患者。

化疗禁忌证为:①ECOG PS评分>2分,Child-Pugh评分>7分;②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l.5×109/L,血小板计数<60×109/L,血红蛋白<90 g/L;③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氨基转移酶(ASTALT)5倍正常值和/或胆红素显著升高>2倍正常值,血清白蛋白<28 g/L,肌酐(Cr)≥正常值上限,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④具有感染发热、出血倾向、中-大量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

6.3 放射治疗

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

6.4 生物治疗

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6.5 介入治疗

1)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或采用肝动脉和门静脉支双重化疗、栓塞术,有较好的疗效。

2)从肝动脉植入放射源的肝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显。

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l  疗效确切,治疗成功者可见到AFP迅速下降,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等;

l  机理科学: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供,因此双管齐下疗效好,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l  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l  年老体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须全麻,保持清醒;

l  诊断造影清晰,可以重复进行,便于多次对比;

l  对部分肝癌可缩小体积后作二步切除。

l  可作为综合治疗晚期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l  肝癌介入治疗费用相对比较低。